修订后的《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施行已有一年。一年来,通过多方宣传和多部门联合执法,市民们的普遍感受是,室内公共场合吸烟的情况的确少了,但是仍有部分场所的吸烟率非但不下降,反而还有上升。上海“天花板下控烟”一周年之际,《新闻透视》记者开展了一次调查,一起来看看究竟是哪些地方,在拖全市“控烟”的后腿。

3月6日中午,记者跟随浦东新区执法部门,分赴大型商场、商务楼宇等地控烟执法。

在开业不久的丁香国际商业中心,市场监管部门随机抽查了四家餐饮企业。由于正值周中,餐厅中的用餐的人并不多,现场也没有发现违规吸烟的痕迹。不过,一圈走访下来,控烟标识张贴不足、举报信息缺失等情况依旧不少。

据《2017年上海市公共场所控烟状况白皮书》显示,“天花板下控烟”实施一年来,各类场所吸烟发生率从《条例》实施前的25.1%下降到16.3%,下降了8.8%。而作为吸烟高发的重灾区,餐饮场所的下降较为明显,并在修正案生效实施初期和年末的两次监测中保持不反弹。

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管处主任科员吴海勤表示,他们会定期对投诉举报进行分析,根据季节性、典型性,找出投诉举报量比较多的单位。在监管平台上,他们增强了对餐饮单位监管的频率,像已被处罚过的餐饮单位,他们会采用和食品安全的安全监管同等的要求,并纳入明年的量化等级管理,以此来督促餐饮单位履行控烟义务。

餐厅管住了,不过在另一个控烟的“老大难”场所——商务楼宇,卫监部门的执法却遇到了一些“阻碍”:整整20分钟,在先后完成了报备、登记等一系列手续后,执法人员终于得以在物业的陪同下,进入这栋由电子门禁层层把守的商务楼。

在这幢12层楼的建筑内,执法人员先后在12层、8层、7层的消防通道内发现了四个简易烟具,烟蒂堆得满满都是,烟灰散落一地,但“作案人员”早已消失了踪影。

浦东新区卫监所执法人员娄丽蓉告诉记者,从进大门到进小门,再到去发现吸烟者和吸烟的违法行为,这么长的路程和时间,足够让控烟的责任单位销毁、藏匿违法吸烟的证据了。

《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实施情况监测报告显示,楼宇楼梯间的吸烟发生率从新政实施前的7.8%增长到实施后的10.5%,这也是为数不多的吸烟率有增无减的场所。看得见的"吸烟"少了,看不见的却依旧在暗暗发力。按照《条例》,楼层的公共区域发现烟蒂,物业就是控烟不力的责任方。执法中即便没有抓现形,责任主体也将面临2000到3万元不等的罚款。不过,面对执法人员开出的约谈单,物业却大吐苦水。一位负责人表示,因为没有执法权,他们对违规吸烟者只能劝阻,遇到不听劝的,他们一点办法也没有。

而即便是拥有执法权,控烟工作依旧是力不从心。就拿记者跟拍的浦东新区卫计委监督所三中队来说,一个中队七名工作人员,负责着区内六个街道除餐饮、娱乐、文化等行业之外所有室内公共场所的控烟工作,最多的时侯,他们一个月光投诉就能收到60多起,而控烟还只是他们众多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

浦东新区卫监所的唐琳告诉记者,执法中也许能够发现有抽烟的人,但是他一看到执法人员就把烟掐掉了,等执法人员走后继续吞云吐雾。如果不能形成个人自觉,光靠执法处罚,是无法达到控烟效果的。

从今年3月1号起,上海控烟力度又进一步升级。除了室内场所外,在公园文化活动演出场所、儿童游乐区、健身区等人群聚集的室外区域,也被纳入控制吸烟范围。而记者走访发现,在上述区域吞云吐雾的人还真不少。一些烟民表示,知道室内不能吸烟的规定,但是并不知道公园也被纳入了控烟范围。

中山公园园方表示,虽然管理人员也会不时劝阻,但确实有心无力。一些公园甚至已经打算在烟民集中区域,增设吸烟点来引导控烟。

一圈调查走访下来记者发现,控烟工作,任重而道远。市卫计委健康促进处的崔元起副处长表示,未来全市层面也将探索“防”“控”两手抓。一方面,依托“高敏度报警器+大数据平台”,为精细化执法提供更多线索。另一方面,常抓不懈做宣传,除了不断完善后端的控烟服务之外,还要从青少年抓起,防吸烟于未然。如果能从青少年入手,从小帮助他们养成远离烟草的习惯,推迟形成吸烟习惯的年龄,就能逐渐降低新烟民的数量。

吸烟有害健康。除了执法检查、严厉处罚,禁烟控烟的宣传仍需常抓不懈。只有人人从我做起养成习惯,才能形成全社会自觉控烟的良好氛围。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40962号 Copyright © 1992-201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东里16号楼906  电话:64983905  传真:64983805 邮箱:catc@catcpr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