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雾霾仅仅是美国大使馆的空气污染预警;4年后,全国人大和地方政府就正式立法予以应对。国家气象台可以准确预报污染等级、持续时间以及污染的高峰时段,各地应急办通过预警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为数亿人民预防疾病立下汗马功劳。然而,相比大部分人“谈之色变”的雾霾,危害程度与其不相上下的室内烟霾却一直没有得到同等“待遇”。

烟霾和雾霾都能用PM2.5测量,从浓度来看,室内点燃3支烟,指数可达到1600,远远超过雾霾浓度;从霾的质量来看,雾霾由1300种物质组成,烟霾所含的有害物质超过7000种,其中69种已被明确为高致癌物;从广度来看,雾霾范围最大在130万~140万平方公里,烟霾的影响范围则是全中国,每天3亿国人吸烟,7.2亿人生活在二手烟环境中,从老人到妇女、儿童无不受到影响。可以说,PM2.5致病的主要危险不是来自室外,而是室内烟霾。

从国际上看,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建立了针对烟草烟雾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一次拉响了烟草烟雾的全球红色预警,但针对其造成的PM2.5污染,只有美国环保局出台过有关危害说明。从我国看,国家环保部从认识到PM2.5的危害,到促进全国人大进行立法修改用时仅4年;但针对中国政府2003年就签署的国际《烟草控制框架公约》,14年过去了,仍没有一部全面控烟的国家法律出台。目前,国内只有18个城市制订了“控烟条例”,其他城市都在等待中央政府出台国家法规。

在全面控烟的道路上,北京等城市立法做出了积极尝试,且得到了全市87%居民的支持,但这并不能掩盖全国控烟推行不利的局面。最近,国务院发出了控烟法规草案的征求意见稿,其中竟然还有“保留公共场所室内吸烟区”,甚至保护领导干部在办公室吸烟 “特权”的内容。

2016年8月,中央召开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重视重大疾病防控,优化防治策略,最大程度减少人群患病。生活中,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和各种慢病致病原因中都有吸烟和二手烟的贡献,控烟是极为重要的防控慢病手段,而控烟法规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保护所有人享有健康空气的法律武器,是让人民均等化享有健康的有效措施。

环保专家曾提出,空气污染严重,治理需1.75万亿元;控烟专家认为,中国控烟每年只要13亿元就足以完成室内烟霾的治理。烟草利税损失完全可以用卷烟税的调整弥补。两权选择,孰轻孰重,一目了然。新年钟声已然敲响,我国室内烟霾重度污染的国家红色预警何时才能响起?

首都医科大学社会医学系教授 崔小波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40962号 Copyright © 1992-201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东里16号楼906  电话:64983905  传真:64983805 邮箱:catc@catcpr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