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西安开始施行全面控烟,今年以来,多地陆续修订或出台控烟政策,城市控烟立法步伐明显加快。但只有政策还无法让城市“烟火”完全熄灭,控烟执法监管空白如何弥补,城市戒烟服务能否跟上,还有很多困难要一一攻克

  11月1日,全国严格控烟城市将再添一个。将于11月1日起施行的《西安市控制吸烟管理办法》明确,室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及相关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将全面禁止吸烟。而就在1个多月前的9月30日,最新修订后的《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经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将于明年起施行。

  今年以来,多地陆续修订或出台控烟政策,城市控烟立法步伐明显加快。同时,各地大力开展戒烟服务,推动无烟环境建设,控烟再度升级。城市控烟“有法可依”不断加速,然而在执行端,尽管控烟执法力度在进一步加强,但仍存监管空白,控烟维权屡亮红灯。

  无烟城市不断增多

  深圳男子茶餐厅劝阻吸烟反遭殴打,郑州医生电梯内劝阻老人吸烟被诉,大学生诉铁路局二手烟……随着公众对“二手烟”危害认识提高、健康需求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向二手烟说“不”,同时也面临维权难题,最后不得不通过司法途径讨公道、要说法。

  据统计,截至目前,至少已有20个城市相继出台了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地方性法规。其中北京、深圳、青岛等城市规定了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及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张家口市控制吸烟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拟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及部分室外区域禁烟。

  即将实施的《西安市控制吸烟管理办法》明确,对在禁止吸烟区域内的吸烟者进行劝阻,对不听劝阻的,要求其离开该场所。对不听劝阻且不离开该场所的,应当固定相关证据并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举报;对不听劝阻并扰乱公共秩序的,向公安机关报案。

  杭州是国内较早开展公共场所控制吸烟立法的城市之一。此次新版杭州“控烟令”将适用范围从“市区和各县(市)政府所在地城镇范围内的公共场所”扩大至“杭州市行政区域的公共场所”。同时,严格了控制吸烟场所范围,规定部分限制吸烟场所在过渡期限届满后也要实现禁止吸烟。

  立法渐趋严格的同时,控烟执法也在升温。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令”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于2015年6月1日起实施,实施40个月以来,北京市共责令整改单位19960家,行政处罚(罚款)1917家单位,罚款543.79万元;处罚违法吸烟个人8883人,罚款46.525万元。仅2018年1月至9月,全市处罚违法单位547家,罚款168.32万元。处罚违法吸烟个人2723人,罚款14.36万元。

  在各城市控烟立法升级与执法升温的同时,也应看到,国家层面控烟立法的脚步稍显缓慢。《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2014年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时至今日,该条例仍迟迟未能出台。

  “立法在进步,例如无烟立法城市在增加,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部禁止吸烟,但是与全社会对雾霾的重视程度相比,依然有待加强,全国性的无烟立法更是迫在眉睫。”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公益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李恩泽表示,有的地方性法规也存在着不足,比如西安市规定对在禁止吸烟的场所吸烟的个人处罚10元,罚金过低;杭州市历经博弈最终立法还是为有些场所的控烟保留了过渡期,等等。

  目前,消费税法已纳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立法规划。有关专家建议,借助消费税法立法契机,在法律中明确将烟草税纳入指数化管理,使消费者对卷烟的支付能力持平或者下降,以达到降低吸烟率的目的。

  控烟还需加把劲

  享受无烟环境已经是人们的普遍愿望,这些已经开始严格控烟的城市“熄火”了吗?

  据统计,随着控烟执法力度持续加强,无烟环境继续改善,城市控烟实效增强。如北京各类场所总合格率为95%(此水平维持了一年多),比条例实施之初的77%有了显著提升,违法吸烟行为将纳入信用档案联合惩戒。杭州市卫计委给出的一份调查结果则显示,2016年,杭州市居民吸烟率为20.5%,相较2008年下降了近7个百分点。

  但记者在调查走访中也发现,一些城市禁止吸烟的场所,仍然存在吸烟难控难禁的现象,餐馆包间、酒店客房、车站等成为盲点和难点。部分烟民的法律意识欠缺,对控烟执法不理解、不支持。一些公共场所尤其是经营性场所出于经济利益考虑,缺乏动力落实控烟主体责任,对于违法吸烟睁只眼闭只眼,往往只是将禁烟标志一贴了之。

  在杭州瑞立江河汇酒店,服务员告诉记者,酒店内场所和房间实施全面禁烟,当向其索要火柴等点烟工具时,却并未受到劝阻。北京、深圳等地在入住酒店、宾馆办理手续时,有的会通过书面告知、签字确认的方式使入住客人了解控烟法规及违法成本,有的则没有具体的监管举措。

  李恩泽指出,目前有的“无烟城市”缺少专项控烟执法经费或人员不足,单位或场所不配合、落实控烟措施劝阻不到位,多部门执法职责不清、缺少牵头协调部门,吸烟区和禁烟区混交、不合理,社会动员和公众参与不充分等控烟执法困难亟待解决。今年6月,由北京市义派律师事务所控烟公益法律中心发布的《全国18个“无烟城市”控烟工作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报告》显示,12个“无烟城市”有专项控烟经费,有的城市经费则明显过低。17个“无烟城市”公开了控烟执法数据,总体数值大幅度提升,但城市之间差异较大。

  此外,随着吸烟限制越来越多,很多“烟民”开始用电子烟替代普通香烟。近日,香港宣布全面禁止电子烟的进口和销售。深圳将拟定禁止电子烟的相关条款控烟条例,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所表示,未来将加强电子烟危害及管理模式的研究,探索公共场所禁止使用电子烟的可行性,为电子烟的管理提供相关依据,填补监管空白。

  控烟的难度不小,不过也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消息。在近日举行的2018企业社会责任荣誉盛典上亮相的“百度AI控烟”就是其一。百度工程师基于百度Paddle开源平台的学习能力,实现了对吸烟动作的识别。如果在医院、学校、车站等禁烟场所安装可识别吸烟动作的监控设备,就可对禁烟场所进行24小时控烟监管。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不良违法行为或将被实时监控,并记录在案。这只是第一步,未来,人工智能或将在控烟管理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例如公共场所设置机器人巡逻以便及时发现并进行劝阻或处理。

  强化戒烟服务

  说到无烟城市,无烟立法、控烟执法等经常被提及,其实还有一项内容不可或缺,更是治本之策,需要更多的城市想办法,那就是戒烟服务。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到20%”。这一控烟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推进公共场所禁烟工作,逐步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同时还要强化戒烟服务,进一步提高公众对烟草危害相关的健康素养。

  科学证实,吸烟和二手烟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癌症、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和肺癌年轻化的主因。中国控烟协会会长胡大一表示,让吸烟者戒烟和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是减少和预防上述疾病最重要的手段。

  近年来,各地推广医疗机构戒烟服务,规范戒烟门诊,广泛开展简短戒烟干预服务,推行首诊询问吸烟史制度。同时鼓励医疗机构开展戒烟“医者先行”倡导活动,充分发挥医生带头戒烟表率作用,宣传12320卫生热线戒烟服务和4008085531专业戒烟热线。

  10月15日,北京市爱卫会启动“健康北京——你戒烟我支持”北京市民科学戒烟项目,为报名者提供免费戒烟服务,其中包括免费的戒烟门诊服务和戒烟热线服务。这些戒烟服务内容和形式都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有效戒烟方法。免费的戒烟门诊服务由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医院、复兴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4家医疗机构的戒烟门诊提供。

  据了解,2017年,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共提供简短戒烟干预服务742万人次;61家医院开设了戒烟门诊,其中有10家达到规范化戒烟门诊标准,提供首诊5340人,药物服务2092人次。

  专家表示,依靠个人毅力戒烟的难度很大,复吸率也很高。通常情况下,吸烟者往往在多次尝试戒烟后才能成功戒烟。而使用科学方法戒烟,通过药物替代治疗、心理辅导和行为干预3个步骤,能将成功率提高4倍左右。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40962号 Copyright © 1992-201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东里16号楼906  电话:64983905  传真:64983805 邮箱:catc@catcpr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