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3日专 电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6月1日实施,此条例因要求高、执法严,而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令”。4个多月以来,北京控烟成效显著。不过,当前北京“烟民”自觉遵守“控烟令”的习惯尚未完全养成。加之,“十一黄金周”期间,并不太熟悉北京“控烟令”的流动人口增多,宾馆、饭店、车站等公共场所控烟难度增加。那么“控烟令”能否经得住假期的考验?

  记者10月2日在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附近一家“家常菜”饭店看到,墙上贴着“禁止吸烟”的提示语,但有客人边点菜边抽烟,服务员站在旁边记录菜名,对顾客的抽烟行为并未制止。10月3日,记者在北京市东城区一公园内的湖边看到,有人抽烟,被清洁人员劝说后,迅速踩灭烟头。

  北京“史上最严控烟令”实施以来,北京市公共卫生服务热线受理控烟投诉举报,其中写字楼、餐厅、商场超市是被举报最多的,约占举报投诉总量的70%。假日期间,餐厅饭店和车站等公共场所人流大,控烟压力可想而知。

  当前,北京有400多万吸烟者,自觉遵守《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的习惯尚未完全养成。另外,控烟立法未在全国普及,八方来客对北京市控烟执法规定可能并不完全熟悉。这些都会增加控烟难度。

  “黄金周期间,火车站、餐厅饭店等地人流大,控烟监督执法难度大大增加。”北京市卫生监督所副所长王本进说,北京市现有卫生监督执法人员1000多人,这些人的职责还包括食品安全监管、医疗卫生监督等,控烟人手远远不够。

  假日期间,控烟效果如何,也是对各机构和经营单位控烟是否尽责的检验。控烟执法权在政府部门,但“控烟令”规定各机构、经营场所负责人都有对在自己经营场所内违规吸烟者加以劝阻的职责。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杨功焕表示,控烟需要织就一张完整、由不同层次控烟力量组成的“控烟网”,上有执法、中有监督、下有公众劝阻,密切配合缺一不可。

  “如果没有公众的普遍参与,再多的控烟举措也做不好。”北京市控烟协会会长张建枢说,控烟需要公众广泛参与,形成全民控烟的社会环境。当前,约1万人的北京市控烟志愿者总队已成立,他们负责暗访、巡查控烟情况,劝阻、纠正违法吸烟行为;对不落实控烟措施,存在问题不整改的,将报送卫生监督机构,由卫生监督机构进行执法处罚。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40962号 Copyright © 1992-201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东里16号楼906  电话:64983905  传真:64983805 邮箱:catc@catcpr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