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记者 刘佳英)号称北京“史上最严”的禁烟条例实施近三个月,成果究竟如何?9月22日,中国控烟协会发布的调查显示,北京市宾馆、餐厅等公共场所的无烟环境有一定改善;中小学附近的烟草销售情况得到控制。但禁烟效果能否持久,还待观察。有学者指出,办公室、卫生间等场所仍是禁烟死角。

  自今年6月1日起,《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下称《条例》)正式实施,全市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及交通工具均禁止吸烟,在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设置烟草广告,烟草促销活动需全面叫停。

  为监测《条例》的实施效果,中国控烟协会选取了《条例》实施前的4月20日-27日以及《条例》实施后的8月27日-9月2日这两个时间段,进行对比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北京市441个公共场所,46所中小学校,和随访的1200名公众。

  调查以是否张贴禁烟标识、烟具摆放与否和烟蒂数量等,作为无烟环境的指标。调查发现《条例》实施后,张贴禁烟标识的公共场所比例由53.23%提高到74.38%;吸烟被劝阻的比例由2.63%提高到15.63%,尤其以网吧、酒吧和宾馆等场所的改善最为明显。

  其中,发现烟蒂的宾馆占比例由45.21%下降到23.13%,发现烟蒂的网吧、酒吧比例则下降了62.27%。

  在《条例》实施时,北京市政府曾在公交站台张贴大幅广告,并在火车站等人流密集处反复广播《条例》即将实施的消息,这对北京市民知晓《条例》起了作用。

  中国控烟协会发现,在《条例》实施后,被调查公众对《条例》和《条例》正式实施日期的知晓度很高,分别达到82.64%和76.96%,且公众对控烟的满意度也有所成长,由42.26%提高到81.30%。

  2015年7月23日,北京市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在平谷区的金叶园会议中心检查时,发现该中心违反《条例》规定,仍在办公桌上摆放附有“黄鹤楼”等烟品标志的纸巾盒,还提供附有烟企“利群”标志的矿泉水瓶,遂要求其整改。约一周后,执法人员再次前往金叶园会议中心,门口工作人员还试图混淆“中华牙膏”和“中华烟”的关系,并阻止执法人员进入检查。

  上述事件,被视为自《条例》实施以来,政府卫生监督执法遭遇的首例抗拒执法案例。据北京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一名负责人表示,目前此事已顺利解决;总体而言,卫生监督员在执法过程中遭受的阻力较小。

  但在调查结果的发布现场,有学者指出,约70%的公共场所张贴禁烟标识,这一比例仍然偏低,并主张所有公共场所都应该张贴禁烟标识,尤其是公交车站。该学者还指出,单间办公室以及卫生间是禁烟的最大死角,执法部门今后应当着重关注这些区域,才能真正做到全面禁烟。

  中国控烟协会常务副会长许桂华也标识,从调查结果看,《条例》实施后,北京市公共场所无烟环境明显好转,说明执法部门下了功夫。她希望这三个月的成果能够继续保持完善,不能半途而废。许桂华还指出,既然北京市已经率先全面禁烟,全国版的《控烟条例》将如何规定,颇值期待。■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40962号 Copyright © 1992-201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东里16号楼906  电话:64983905  传真:64983805 邮箱:catc@catcpr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