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公共场所控烟立法座谈会上,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著名胸外科专家支修益,代表全国150位呼吸学科专家呼吁公共场所全面禁烟。

近年来,我国肺部疾病的发病率明显攀升,尤其是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在恶性肿瘤发病率中,与吸烟密切相关的肺癌位居第一。2015年新发病患者73.3万,因肺癌死亡的患者高达61万。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9%,而肺癌发病率却是世界总肺癌发病率的37.6%,正是中国吸烟者众多所致。

众所周知,烟草烟雾中含有7000多种化学成分,数百种有害物质,至少69种致癌物。烟草烟雾可导致包括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哮喘、肺癌、肺结核、间质性肺部疾病等多种疾病,近85%肺癌是由烟草烟雾导致的。疾病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生命质量,而且也给家庭、国家带来沉重疾病负担,对国家可持续性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烟草生产、消费和烟民大国,也是最大的受害国。近年来,虽然国家大力推动控烟履约工作,但烟民数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据中国疾控中心《2015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报告》显示,五年来吸烟者增加1500万,现有吸烟人数超过3.16亿,7.4亿非吸烟者遭受二手烟暴露危害,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二手烟暴露最为严重,其中餐厅高达76.5%,工作场所的二手烟暴露率也高达54.3%。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明确指出,减少烟草烟雾的危害是减少诸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慢性疾病最有效的、投入成本最少的手段和方法。《公约》第8条明确要求“缔约方应采取立法等措施以防止在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室内公共场所等接触烟草烟雾”。《公约》实施准则也要求:必须室内全面无烟,部分禁烟无法达到效果。如果室内设置吸烟室,其他措施,包括通风、空气过滤和指定吸烟区都是无效的。目前还没有任何设施能够完全避免烟草烟雾的危害。

国家尽快出台公共场所控烟条例,并且必须明确规定室内全面禁烟,这不仅必须而且可行。因2005年,全国人大已经通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并于2006年1月在我国正式生效,是我国政府将履行《公约》减少烟草烟雾、保护公众健康的承诺,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表明中国政府加快控烟履约进程的决心。截止到2015年底,全国已有18个城市颁发了地方性控烟法规,覆盖了我国总人口的10%。《北京市控烟条例》实施一年,获得了市民的广泛支持,是最受欢迎、执行最好的法规,无烟环境也明显改善。根据中国控烟协会的调查显示,条例实施后,公众对条例和室内全面禁烟的支持率均高达九成,表明条例得民心、合民意。

我们作为呼吸科医生,在临床第一线中,深切地感受到肺癌及呼吸系统疾病,对患者及其家庭带来的痛苦及巨大的经济负担,我们感同身受,因此,我们特别期盼早日根除烟草烟雾危害。有调查显示,每一个肺癌患者平均花费11.6万,这对家庭经济和国家的医疗都是很大的负担,因此,公共场所室内全面禁止吸烟必须尽快实施,只有如此,才可极大地保护公众免受烟草烟雾危害,降低公共场所二手烟暴露率,也将大大减少肺部疾病的发生率。这种举措不需大量投入,就能最大程度地保护非公众健康。尽快颁发全国《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明确规定室内全面禁烟,时不我待。

建议:

一、国务院要尽快出台全国《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并且明确规定工作场所、公共场所室内和公共交通工具等场所全面禁烟。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控烟履约上应该做排头兵、领头羊,《条例》不能开“口子”、留死角,否则将带来极大地负面影响,并成为国际笑柄。

二、在《条例》中,一定要明确禁止在公共场所做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活动。因为公共场所是人群最集中的娱乐、活动和消费场所,广告和促销可以淡化公众对烟草危害的认知,公共场所的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其目的是促销烟草制品,与《公约》精神背道而驰。

三、《条例》应明确规定烟盒包装印上警示图片。烟盒包装使用警示图片是世卫组织倡导的最有效的控烟措施之一,也是投入成本最小、控烟效果最好的措施,尤其对非吸烟者和青少年更容易起到警示作用,让其远离烟草。现在全世界已有85个国家在烟包上使用警示图形,金砖五国中除中国外也均已使用。鉴于我国已经是烟民大国,而且烟民戒烟愿望低,如果在烟包上使用警示图片,可有效阻止烟草制品对公众的诱惑,也可大大减少礼品烟消费。

四、建议加大对烟草危害的宣传力度,推动创建无烟环境活动。《条例》要明确各级政府在控烟履约中的主导责任,加大对控烟的资金投入,对各级医院的戒烟门诊要在人力、财力上给予特殊政策支持。认真落实中办、国办文件精神,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大力推进创建无烟单位,创造无烟环境,让公众享受无烟的、清新的、健康的环境。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40962号 Copyright © 1992-201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东里16号楼906  电话:64983905  传真:64983805 邮箱:catc@catcpr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