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上午,北京市义派律师事务所控烟公益法律中心发布了《24个“无烟城市”控烟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公益行动报告(2018年)》(简称《报告》),这是该中心连续第四年对有控烟立法的城市开展跟踪观察的报告。

《报告》显示,我国“无烟城市”数量显著上升,从2015年首次评价的15城上升到24城。

尽管在我国,“无烟城市”这一称谓既不意味着该城市的无烟规则达到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要求,也不表示该城市的控烟效果已达到了无烟程度。但此次评价的北京、深圳、上海、兰州、西宁等24个“无烟城市”相关部门的控烟职责已“有法可依”,且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为申请人提供了制度便利。

“我们希望通过了解‘无烟城市’控烟执法情况,促进控烟规则实施,为控烟法的废、改、立提供借鉴。”北京市义派律师事务所公益法律中心执行主任李恩泽说。

报告指出控烟执法存在缺经费、缺人员等困难

《报告》向24个“无烟城市”控烟工作主管部门提出2017年度与控烟相关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并对这些城市政府信息公开答复情况、控烟宣传、控烟经费人员保障情况、控烟执法工作情况等内容进行评估分析。

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答复内容来看,缺少专项控烟执法经费或执法人员不足;宣传、倡导有待加强;部分单位或场所不配合、落实控烟举措劝阻不到位;多部门执法职责不清,缺少牵头协调部门;执法力度不够,监督检查覆盖面和批次不足,行政处罚少;取证难、执法难;社会动员和公众参与不充分;吸烟区和禁烟区混交等问题,是控烟执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

“这份报告是根据政府答复,不能反映出控烟工作的全貌,只能反映政府信息公开的质量以及政府控烟的部分工作情况。” 北京市汉华律师事务所律师于秀燕说,24城在信息公开申请答复中提到的控烟执法困境应该引起重视,并希望通过国家立法予以解决。

报告披露24城支持国家层面公共场所无烟立法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国家层面指导未来十余年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的一个重要文件。

《意见》提出将开展15个重大专项行动,包括健康知识普及、控烟、心理健康促进、全面健身、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癌症防治等,其中有关控烟行动方面,《意见》提出鼓励领导干部、医务人员和教师发挥控烟引领作用,要求把各级党政机关建设成无烟机关,还表示将通过研究利用税收、价格调节等综合手段,提高控烟成效,完善卷烟包装烟草危害警示内容和形式。

澎湃新闻注意到,伴随《意见》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以下简称《健康中国行动》)对各项行动提出了具体指标,其中建设成无烟党政机关成为政府工作指标的一项内容,并且是约束性指标,要求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

在无烟立法方面,目前受公共场所无烟法规保护的人口约占10%,到2022年,这一指标要达到30%,2030年要达到80%以上。

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控烟项目负责人李金奎说,从第一次评估的15个“无烟城市”到此次24个城市,可以看到地方的无烟立法有很大进步,但也应该看到目前无烟立法覆盖的人群离《健康中国行动》要求的指标还有很大差距。希望国家层面能够尽快出台一个覆盖全国的公共场所无烟立法,保障公众健康。

此次《报告》指出,在有关是否支持国家层面公共场所无烟立法的答复中,包括上海、杭州、广州、银川、徐州、石家庄、南宁等在内的15个城市书面明确答复支持。克拉玛依、海口、深圳、北京等其他9城未作书面答复,李恩泽表示在电话回访中9城均表示支持。

其中,广州市卫健委在信息公开申请答复中表示,支持“室内公共场所和室内工作场所禁止吸烟”,建议尽快通过、实施国务院法制办于2014年11月24日公布的《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为地方各级推动控烟立法、修法提供上位法依据。

石家庄市卫健委答复建议,国家层面的法规尽快通过并施行,有利干进一步推动加快地方法规的制定和修改,也更将有力于推动地方控烟工作的开展,为执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40962号 Copyright © 1992-201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东里16号楼906  电话:64983905  传真:64983805 邮箱:catc@catcpr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