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烟队伍日益壮大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却烟雾缭绕的战斗,双方在短短9厘米的阵地两端争夺。尽管遭遇过白眼、嘲讽甚至是肢体冲撞,他们依然心甘情愿又苦口婆心地宣传、劝导、执法。控烟工作任重而道远,幸而这支队伍也在日益壮大。

  人物1 朝阳志愿者刘里 首起施暴行为受害者

  烟头引发4次火灾深恶痛绝

       刘里是朝阳区的一名控烟志愿者,他是一名大学老师。提起跟这短短9厘米烟草“较劲”的渊源,他说他曾帮有着30年烟龄的父亲成功戒烟。而真正促使他开始行动的,是他所居住的楼里曾因有人随地乱扔烟头,竟然先后着了4次火。“从那时候开始,我就对吸烟及乱扔烟头的行为深恶痛绝。”

       在没有公布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之前,刘里就开始自发地在公共场所对吸烟者进行劝阻,但是那时候因为无法可依,力量薄弱,被劝的人不但不听还会恶语相向,甚至发生冲突。在经历了几年“独行侠”一般的“灭烟”行动后,2015年8月刘里终于拥有了一个“名分”——朝阳区控烟志愿者。有了“政府的支持”,他觉得在控烟的道路上腰杆一下就挺直了。

  控烟被打却没有丝毫顾虑

       然而尽管“投奔”了组织,掌握了劝阻的技巧,但控烟的道路仍遇到了不小的阻力,甚至是人身危害。

       去年2月,刘里和其他志愿者来到财富中心进行例行劝诫,被恼羞成怒的吸烟者动手打伤。“当时,我们来到财富中心31层男卫生间时,发现三名年轻男士正在吸烟。就告诉他们这里是无烟大厦,您违反了控烟条例,请您熄灭香烟。”没想到,在劝诫过程中,一名男士情绪爆发挥拳打向志愿者面部。刘里在用手护脸的过程中,手臂被对方打伤,其中一名志愿者的右手小指被打骨折。

       事发后,舆论一片哗然。北京控烟协会当即表示,这是本市第一起针对控烟志愿者的施暴行为,强烈谴责打人者。与此同时,本市已为受伤志愿者启动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理赔。

       但这样的恶性事件并没有让刘里们退缩。“我们的队员有在夏天中暑晕倒的,有得了急性阑尾炎而坚持到活动结束才去医院急诊的,还有因为劝阻吸烟行为被烟民打伤的,或被逃跑的烟民从楼梯上直接拽倒的……可大家没有一个退出的,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做控烟的决心。”手伤恢复后,刘里如常上岗,没有丝毫顾虑。

  娱乐场所和写字楼“最难抓”

       两年来,刘里负责的志愿者队伍也从最开始的十几个人,慢慢地发展成了上百人。尽管控烟两年取得了一些能看得到的成绩,然而刘里坦言,如今,控烟仍存在不少难点,主要集中在娱乐场所和写字楼。

     “娱乐场所的难点是,经营一般都在傍晚到凌晨这段时间,对于志愿者随机检查的巡视、处理投诉来说比较困难。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白天都有自己工作和生活,大家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进行控烟志愿活动,夜间难以出去工作,而娱乐场所的特殊性,造成了无人监管,自律性极差的情况。有时接到后台投诉,我们的志愿者次日白天过去一看,虽然也在营业,但是顾客寥寥无几,更很难取证及抓到现行。”

       而写字楼的难点是,有一部分物业很配合,但是那些烟民学会了打游击,志愿者和物业管理人员前脚刚走,后脚他们马上就开始吞云吐雾;或者在被抓现行时认错态度极好,但就是屡教不改。而志愿者及物业都没有处罚权,只能无数次的以批评教育来规劝烟民。更有写字楼相当抵触志愿者的工作,以没接到上级公司通知等各种理由,阻碍志愿者的控烟检查工作。

  人物2 “西城大妈”陈颖怡 平均年龄近60岁

  烟灰缸暖人心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像朝阳区这样的民间控烟志愿团队在很多区也都有,比如在西城就活跃着一支平均年龄近60岁的“大妈控烟队”。

       这支队伍共计150人左右,负责人陈颖怡今年刚好60岁。与严格执法的控烟监督员的工作方式有所不同的是,大妈们走进网吧、商户,更多地扮演着“苦口婆心”劝导者的角色。

       “烟民不是罪犯,而是病人,需要关爱。”陈颖怡说,在控烟的态度和技巧方面,她们往往采取的是一种“示弱”的手段。“小伙子,你在这儿吸烟既有害环境也对自己身体不好,快把烟掐了吧!”随身带着烟灰缸,劝导的同时,陈颖怡和她的“老伙伴们”还常常会给吸烟者送一个烟灰缸。“对不起大妈,我掐了,保证不在这儿吸了。”原本还坐在人流密集的地铁口吞云吐雾的三位年轻男子,接过陈颖怡递上的烟灰缸立马红了脸。

       试问这样的行为和言语方式,哪个小伙子还好意思对着跟自己母亲年龄相当的大妈们“耍横儿”呢?“有烟民理解,其实也有挑衅我们、冷嘲热讽的,不过,对于这些我们都会微笑着去面对。”陈颖怡说。

  温言软语来控烟

        陈颖怡告诉记者,目前志愿者的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了由区监督所指派的统一的控烟取证、抽查,以及自行安排的宣传活动和处理无烟北京的后台投诉。所谓处理后台投诉,是由队长根据被投诉地点的位置,自己的队员谁居住或者办公在附近,以就近的原则进行分配,而被分配的队员会接到微信提示,并根据提示内容到达现场进行投诉核实,并要求相关负责人配合、填写控烟投诉现场情况核实单。此单一式三份,每个月底队长会收集所有处理过投诉的队员手中的底单,统一交给上级部门,进行后续处理。基本上每周三,陈颖怡和队员们都会换上蓝色的志愿者马甲、挂上证件,奔赴辖区内的各个餐馆、商场、网吧、电影院。

       控烟不怕累更要有技巧。“温言软语,劝导的表达宜笑不宜怒;宜温和不宜立目;宜轻语不宜怒喝”“不言之言:一个手势,一个动作,一个微笑,有时比言语更有效”“借他人之力,让经营场所的服务员劝导,让营业主劝导、让单位监督员进行劝导”“言教身教,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去将地上的烟蒂收拾干净”……通过“控烟36计”的培训,如今大妈们全都已经掌握了这些技巧,劝导起控烟更是游刃有余。

  人物3 控烟执法者马军 东城卫生监督所东华门社区监督员

  无效投诉占据工作量

       一方面是人力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却还要经常面临一些“无效投诉”来占用宝贵的人力和执法时间。“经常会有一些顾客由于其他原因与商家发生矛盾,出现纠纷后,恶意拨打控烟举报电话进行报复性投诉。”

       马军给记者讲了一起他曾处理过的举报投诉。有一名在王府井某餐厅用餐的顾客,因为一点小事与商家产生了纠纷,马军去到现场才了解到,根本不是吸烟举报,这名顾客不只打了12320报复性举报餐厅内有人吸烟,甚至连工商、公安等好几个部门的举报投诉电话都打了。

       还有一次,一名餐厅就餐人员因为在结账时没能成功开具发票,与商户老板吵起来了,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位顾客当场就在餐厅内吸起烟来,并且自行拨打控烟举报电话,声称某餐厅内有人吸烟经营者不劝阻该罚,餐厅老板大喊冤枉,所幸餐厅内的监控记录下了这一切。

  苦口婆心抚慰投诉人

        作为一名一线的控烟执法人员,马军说最难的就是给投诉人回复这个环节,“有效沟通”也成为了他们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东方广场里一家世界知名企业的一名员工多次投诉写字楼里经常有人在卫生间抽烟,马军每次回复解答这名投诉人的电话都要一个小时以上,而且这名投诉人每次打电话来情绪都非常急躁:“你们怎么回事?我已经举报过了,你们竟然没有把这件事处理好!”面对质问,马军也只有耐下心来苦口婆心地把这些道理反复给投诉人去讲,安抚他的不满情绪。

       最终,监督人员联合东方广场物业,要求他们增加巡查人力,物业也发函给全体租户,通过制定扣罚租金等方式予以“震慑”,写字楼内无烟环境得到了好转。最后,这名投诉人自己都觉得有点“过意不去”了,特意打电话给12320表扬并感谢了马军和他的同事们。

  ■记者手记

  道阻且长 行则将至

  “您有吸烟的自由,但是不能自由地吸烟。”这句话是很多控烟人士的口头禅。控烟要以培养烟民远离人群,不在公共场所内吸烟的意识为主要目的。

       吸烟不是违法犯罪,吸烟成瘾是一种烟草依赖,一种慢性疾病。烟民并不是罪犯,而是更接近病人,摆脱对烟草的依赖需要强大的自控力和毅力才能完成。控烟的目的也不是把所有烟民变成我们的敌人,将其推向对立面,而是去帮助他们摆脱烟草依赖,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影响周围的人。

 
 

  要推动一项公益,就像滚雪球,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推力大了,阻力自然就弱了。烟民的观念、习惯已根深蒂固,控烟是一场持久战,两年的时间恐怕才仅仅如幼儿般蹒跚起步,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循序渐进,从量变到质变。在监督员们口中的“难”和志愿者们受的“苦”当中,我们已经看到了星星点点的希望。控烟在行动,从最开始被大众怀疑、观望,到后来慢慢得到理解、支持,越来越多的人被感动也被带动,加入到控烟队伍中来。

  控烟之路,任重道远。然而,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40962号 Copyright © 1992-201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东里16号楼906  电话:64983905  传真:64983805 邮箱:catc@catcpr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