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末,教育部下发《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创建“无烟校园”。此次“禁烟令”将校长列为学校禁烟第一负责人,同时还要求将履行禁烟职责纳入教职工考核和学生评价体系。 
 
     面对“史上最严格”的校园禁烟令,本市高校禁烟情况如何?记者进行了调查。
     
     高校男生宿舍是“重灾区”
     “老烟枪”直言:戒烟不那么容易
 
     “我们宿舍6个人,大一报到时1人抽烟,等到毕业时,全宿舍人都会抽了。”王俊今年刚从本市某高校毕业,谈及抽烟史,小王直言因为不好意思拒绝。“抽烟的同学刚开始一个人抽,后来会派发给其他人,男生宿舍相处关系都不错,都是哥们你没法儿不抽。”
 
     上周,记者在本报大学生记者团中进行了调查。很多同学表示,学校吸烟的“重灾区”,男生宿舍首当其冲。“大学宿舍内抽烟很常见,特别是大三大四,下课就会在宿舍抽烟,尤其中午午休和通宵打游戏的时候。”大四学生刘强是个“老烟枪”,他表示自己每天都会买一到两包烟。他算了一笔账:以每包香烟10元计算,他每个月用于购买香烟的钱大约有300至600元,这笔开支占了他每月生活费的一大半。可以说,“挤占”生活费买烟在大学生群体中十分普遍,如果贫困生有吸烟习惯,则更需要节衣缩食才能满足这一不良嗜好。
 
     “无烟校园”推广了很多年
     学生们都知道 但缺乏惩罚措施
 
     早在2010年,天津市教委就出台《关于创建“无烟校园”的实施意见》,要求各类学校将控烟宣传教育纳入学校健康教育计划,无烟校园不设终身制,每三年复核一次,不合格者随即摘牌。2012年《天津市控制吸烟条例》颁布实施后,天津市提出所有学校均要达到“无烟校园”标准。从实际情况看,中小学及幼儿园等校园控烟状况良好,而大学校园总体偏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禁烟令在校园遭遇执行难呢?
 
     2011年12月4日,在中国控烟协会发布的《2012年全国高等院校无烟环境创建评估暗访报告》中,显示高校无烟环境合格率较低,在所调查的800所高校中仅有16所合格。在这其中,本市高校平均得分为50.77分,在全国省级排名中位居中游。
 
     在本市被暗访的23所高校中,“禁止吸烟”的标志实现了全覆盖,但在每个学校都发现了烟蒂,有不少室内吸烟者进入了暗访者的镜头。9成以上的被访高校并没有专门设立控烟宣传展板,人们虽然对“二手烟”十分反感,却没有一例进行劝阻。此外,所有被访高校均未设立室外吸烟区。
 
     采访中,当记者提出“对学校提出的无烟校园规定是否知晓”的问题时,绝大多数学生都说知道,但是碰到了在公共场合吸烟的现象,前去提醒制止的并不多。
 
     “要是看到好朋友在楼道或者教室里抽烟我会提醒,如果是陌生人可能会觉得不好意思。”一位女生告诉记者,她还曾经遇到过在班上抽烟的老师,让人叫苦不迭。
 
     可以说,缺乏惩罚措施、缺乏有效监督,“无烟校园”的禁令说起来容易,成效却打了折扣。一位高校后勤老师表示,曾经在学校酝酿过在公共场所设置摄像头对抽烟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取录,并在校园网进行曝光,但考虑抽烟族里也包括了不少老师,最后这个想法不了了之。
 
     “卫生部门的禁烟通知早就下了,可是连政府部门、医院都不能彻底执行,又怎么能指望学校能严格做到?教育部的愿望是好的,烟也应该禁,但执行起来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一位老师这样说。
 
     吸了烟就拿不到奖学金
     用钱来惩罚是否合理
 
     惩罚措施缺失,对吸烟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抓到了现行顶多是教育两句——这成为了高校“禁烟令”遇到的尴尬。面对现状,记者发现其实很多高校进行过一些尝试,但也面临争议。
 
     2011年,重庆文理学院美术学院将“禁烟令”升级:对于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助学金的学生,除国家规定的认定程序外,增加了民意测评,全院师生参与测评,审查该生是否有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如果有,则扣押其奖学金,直至该生戒烟成功后,再返还奖学金。对“屡劝不戒”者,则取消评优资格。
 
     学校作为一个公共场所,禁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否该将大学生在校吸烟作为一项与评优机制挂钩的“硬指标”,这成为了各界争议的焦点。“设立奖学金的目的在于激励竞争,将是否吸烟作为一项标准来评定奖学金,感觉有失偏颇。如果一个同学其他方面都很优秀,总不能就因为他要吸烟,就否定他的全部吧?”“从某种程度上讲,奖学金是学生的个人财产,它的所有权和处置权都是学生的,剥夺学生拥有和处置奖学金的权利,学校‘扣押’奖学金的做法是没有任何法理依据的。”面对学校把吸烟和奖学金挂钩考量的做法,同学和老师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家校联动进行控烟宣传
     加大高校问责力度
 
     除了校园禁烟令惩罚措施急需出台,其实社会各界也要给学生们创造无烟环境。比如在不少高校附近,都能看到不少烟摊,学生很容易就能买到香烟,这也让禁烟工作难以全面执行。北京市的一项调查表明,每所中小学周边平均有2个烟草零售摊位,最多的高达5个;91%的学生家庭周边200米内有售烟点,45%的学生家庭附近售烟点高达3个以上。
 
     中国控烟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学生在家吸烟的比例高达76.6%。如果父母都吸烟,其子女成为吸烟者的比例比父母都不吸烟者高一倍。天津青少年心理研究中心王虹翔主任认为,“只通过学校教育让学生学会自律,减少学生校外吸烟等行为的发生,这是远远不够的。家校联动,进行控烟知识宣传,让家长了解吸烟对孩子的不良影响,从而降低父母和家庭对孩子吸烟的影响。教师吸烟也对学生的吸烟行为有显著影响。”
 
     中国控烟协会常务副会长许桂华建议,要把无烟学校的创建纳入学校考核评比内容,各级主管部门都必须承担控烟领导责任,加大对问题高校的问责。
 
     “教育部的禁烟规定,让老师们也接受学生的监督。”采访中,一位老师笑着说,以后老师们再吸烟,可能第一个去批评提醒他的是学生。
 
     政策解读
     校长是禁烟
     第一责任人
 
     “禁烟令”要求中小学和幼儿园校园内一律禁烟:凡进入中小学、中职学校、幼儿园,任何人、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一律不准吸烟。并且规定:校长是学校禁烟第一责任人。
 
     对高校,通知要求高校的建筑物内一律禁烟,也不得设置吸烟室,在醒目位置要设置禁烟标志和学校禁烟监督电话。根据实际情况可在室外露天区域设置少量吸烟区,并要设置明显的引导标志和“吸烟有害健康”等提醒标志。
 
     通知要求,各地要建立督导检查机制,对禁烟不力的学校要进行查处通报。学校要设立禁烟监督员,并将履行禁烟职责纳入教职工考核和学生评价体系。
 
     借鉴措施
 
     记者了解到,在中国控烟协会对本市23所高校暗访中获得最高成绩的天津医科大学,近几年在禁烟工作中的一些措施值得借鉴。2010年11月15日,该校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出台了“无烟校园”实施方案,提出了“无烟校园”的建设标准。文件规定:任何人(包括外来人员)不得在校园内指定吸烟区以外的区域吸烟,学校设有兼职控烟监督员,并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将履行控烟职责的情况作为师生员工评优评先的参考指标之一。文件中还明确,教师不得在学生面前吸烟,不接受学生敬烟,不向学生递烟,发现学生吸烟,教师有责任劝阻。把教学楼、宿舍楼、实验室、行政楼、会议室、办公室、图书馆、体育馆、食堂、楼道、卫生间等区域作为校内重点禁烟区域。“无烟校园”的方案出台后,领导带头戒烟,办公室不设烟灰缸,来了客人不敬烟。校工会从教代会委员中选出16名教师作为控烟监督员,对违规吸烟者进行现场劝诫。学校还曾出台惩罚措施:即对多次违规吸烟者罚款10元,再把罚资变成口香糖送给吸烟者。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40962号 Copyright © 1992-201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东里16号楼906  电话:64983905  传真:64983805 邮箱:catc@catcprc.org.cn